我的图书馆

首页>青图动态

青山区图书馆2008年馆藏图书结构与利用情况分析

  • 发布时间:2009-09-07 14:54:22
  • |
  • 作者:武汉市青山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130次

 馆藏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是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公共图书馆发挥地区文献信息中心职能为广大居民服务的基本条件。馆藏结构体现了一个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影响着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水平。它包括学科结构、资源结构、水平结构、载体结构和级别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科结构。

馆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是一个时期文献采访策略的具体表现,也是图书馆服务保障能力、水平的主要体现。对一定时期馆藏文献资源结构进行分析,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可以了解馆藏结构的优化程度和馆藏文献资源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获知读者的需求偏好,为未来调整馆藏文献采访策略、优化馆藏结构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以青山区图书馆使用的深圳图书馆ILASII系统数据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该馆馆藏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四版学科结构和200811日至20081231日图书利用情况,探讨建设合理馆藏结构的措施和对策。

一、馆藏图书的学科结构

青山区图书馆2008年新购图书共6200册。各类图书的品种结构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本馆新购图书按照中图法分类来说二十二个大类均有入藏,马列哲学类图书381册,占6.15%;社科类图书4412册,占71.16%;自科类图书698册,占11.26%;综合类图书709册,占11.43%

  二、图书借阅情况

 

青山区图书馆20081-12月图书借阅情况统计表



合计

哲学

社会科学

其中文学艺术

自然科学

综合类

其它

册次

111530

 2130

 51966

41083

 20539

2009

34896

 比例


1.91%

 46.59%

36.84%

 18.41%

1.80%

31.29


  三、馆藏图书的利用程度分析

馆藏图书的利用程度指馆藏图书借阅量与馆藏图书品种比。通过对表1和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本馆社科类图书利用率较高,尤其是文学艺术类图书利用率最高,占总借阅量的三分之一多。

四、建设合理馆藏的措施与对策

通过以上统计,不难看出:青山区图书馆的藏书具有基本藏书较为合理,社科类图书较多,自科类图书较少,缺乏“镇馆之宝”,特色馆藏不突出的特点。针对以上情况,青山区图书馆应采取有效措施与对策,加强馆藏资源的合理建设。

第一,科学规划入藏比例。以本馆的办馆宗旨、地区经济发展及读者类型和需求为依据来制定藏书规划。特别要确定好社科图书与自科图书之间的比例。

第二,建立合理的采购方针。紧紧围绕社会时事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制定合理的采购方针。

第三,加强采购管理。提高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水平,保障采购图书的数量和质量。一是采购人员要熟悉本馆的馆藏结构及入藏比例,掌握读者的需求特点,真正达当知识面广、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要求;二是加强图书的补充、补订工作,对读者需求量大的热门热点图书及时进行二次补充;三是对利用率较高且馆藏偏旧的图书及时进行新版本的更换;四是加强对特色馆藏、地方文献及计算机等专类图书的收集和采购;五是采取“复本不均衡采购”原则,根据馆内读者群的分布,不同类型的图书采取不同的复本采购原则,使馆藏文献资源的分布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有效解决借阅率和馆藏之间的矛盾。

第四,加强剔除工作,优化馆藏结构。为保障藏书的利用活力,对我馆馆藏中的一些质量不高、陈旧过时、残缺破损、复本数过高的图书进行定期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