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图书馆

首页>青图动态

信息摘录 第一期

  • 发布时间:2009-09-01 14:57:04
  • |
  • 作者:武汉市青山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079次

内 容 提 要

●中国启动“软调整”防通胀

●城市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宏观调控六大对策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

中国启动“软调整”防通胀

不管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从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不难看出,新一届中央高层对宏观调控非常关注。温家宝最近明确表示,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适时适度搞好宏观调控。《瞭望》周刊亦发表文章指出,一轮旨在防止经济过热的局部“软调整”,看来是中国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选择。

通货膨胀露头,中央已发预警。 据国家统计局高官近日表示,目前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一个地方自称出现“过热”现象。尽管如此,中央对于苗头性、局部性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进入今年以来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反复警示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城市建设规模过大、标准过高,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要求有关部门和地区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防止当前局部问题演变成为全局问题。

温家宝总理曾在去年 11月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既要防止通货紧缩也要防止通货膨胀,足见其对中国经济波动的预见性。特别是当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去年GDP为9.1%、今年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达3.2%后,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更加引人关注。温家宝最近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新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会上又一次明确强调,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这一讲话显示,中央已经发出了通货膨胀的预警。

处于重要关口,力保平稳发展。 温家宝前不久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表示,宏观调控是他心中最先考虑的问题。他指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处理得好可以继续保持较快平稳地发展,否则也可能发生一些波折。

一位参与中央重要文件起草的经济专家这样解读温家宝总理有关中国经济临界重要关口的看法。他指出,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看,根据经验数据,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 9%左右,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为8%~10%。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总体过热。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1%正好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这是一个重要关口。

城市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由海内外近日百名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的,《( 2002 — 2003)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3 月 1 日在北京面世,报告列举了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五大挑战。

首先是中国城市群人口密度过大。 目前上海浦西区的人口密度为 3.7 万人 / 平方公里,北京和广州城区的人口密度公别为 1.4 万人 / 平方公里和 1.3 万人 / 平方公里。而目前世界主要大城市如东京都只有 1.3 万人 / 平方公里,其余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和香港的人口密度最多也只有 8500 人 / 平方公里。

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中国经济每创造 1 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工业七国平均的 5.9 倍,是美国的 4.3 倍,德国和法国的 7.7 倍,日本的 11.5 倍。

第三是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偏低。 2002 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为 60728 美元,欧洲国家平均 43034 美元。报告指出, 2002 年,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为 10600 美元,长江三角洲为 9500 美元,京津环渤海地区为 6800 美元。三大城市群劳动生产率平均为 8900 美元。

第四是中国首位城市的作用与贡献偏低。 目前中国三大主要城市广州、上海、北京的 GDP 占全国的份额分别是 1.8% 、 4.6% 、 2.5% 。而纽约、东京、伦敦、汉城的 GDP 公别占全国的 24% 、 26% 、 22% 和 26% 。

第五是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国家财富积累的贡献率明显低于世界经济大国。 报告数据显示,美国三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的 GDP 占全美国的份额为 67% 。而中国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区、长三角区、京津环渤海区)的 GDP 占全中国的份额只有 38% 。

发展“组团式”城市群势在必行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日前在《 200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建议,我国应大力发展三大“组团式”城市群,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整体贡献率,为未来 20 年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源。

课题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和五大湖区这美国三大城市群的 GDP 总量占全美国的 67% ,大东京区等日本三大城市群的 GDP 总量占全日本的 69% 。而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工业群这三大城市群的 GDP 仅占全国 GDP 总量的 37% 。也就是说,和美国、日本相比,中国三大城市群对全国 GDP 总量的贡献率要低 30 多个百分点。

牛文元表示,作为经济发展主力载体和战略制高点,三大城市群远未形成国家财富集聚的战略平台。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将越来越向各大城市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群这三大城市区进行集聚。这须要国家城市化整体战略设计中,有一套明确的大城市区、大城市群的政策作为支撑。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

今年宏观调控六大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宏观调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此,专家认为,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政策应着重注意六个方面。

一、调整国债奖金投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公共投资,促进协调发展。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及其他公共部门设施建设的投入。三是加大对部分地区的重点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的投资,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四是继续加大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建设。五是加快淮河治理及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项目建设。

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 一是深化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保体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二是把增加就业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三是采取减低国有房屋租金或给予适当的房租补贴及降低其他有关税费等办法,鼓励个人和家庭从事小商品、饮食业、市场中介服务业。四是鼓励非政府非盈利的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重点发展教育培训、公共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五是加快推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相关管理办法。

三、保持粮食长期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滥征滥占耕地。二是继续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三是继续优化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四是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

四、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扩大新兴产业对经济和就业增长带动作用。 一是延长和拓宽汽车、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的链条,加快产业的集中和服务配套,形成规模和整体带动效应。二是加强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三是采取综合措施,遏制一些产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五、加快推进公益和垄断部门的改革。 要加快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继续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垄断行业的改革及配套措施,加快启动铁路、邮政及其他公益、垄断部门的改革。

六、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提高出口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 要积极改善出口环境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国内优势出口品牌,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效益。加强重要商品进出口的平衡和管理,增加国内短缺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进口,推进重要战略物资进口来源多元化。

中国遭遇资源瓶颈

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以煤炭为例,消耗 15 亿吨,占世界的 30% 。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中国创造的 GDP 不到世界总量的 4% 。

一方面是能源短缺,一方面是高能耗行业的飞速扩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经济部副部长冯飞说,目前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70% 以上,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又占整个工业终端消费的 70% 以上。也就是说,中国高能耗行业差不多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

矿产资源保障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冯飞估计,到 2010 年,我国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只有 11 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到 2020 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 9 种;到 2030 年,则可能只有 2~3 种。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以 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全国

序号

指标名称

2000 

2002 

2020 

Ⅰ.

经济

1

人均 GDP (元)

7086

8184

25000

2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 (%)

50

50

60

3

恩格尔系数 (%)





农村

49.1

46.2

40

城市

39.4

37.7

30

最低收入 1/5 人口



50

4

居民收入(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6280.0

7702.8

2000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2253.4

2475.06

8000

Ⅱ.

社会

5

基尼系数

0.45


0.4

6

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 % )



100

7

6 岁及 6 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7.62

7.73

10

8

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71.4


75

9

犯罪率(起 / 万人)

28.5

33.76

15

10

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 % )

3.6


10

11

日均消费性支出≤ 5 元的人口比重



0

Ⅲ.

环境

12

能源利用效率(元 / 千克标准煤)

6.8

7.1

20.0

13

安全卫生水普及率( % )

75


100

14

环境污染综合指数




Ⅳ.

制度

15

廉政建设 - 全国检察机关直接立案数与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人数之比(起 / 万人)

41

41

10

16

政府管理能力 - 非正常死亡率(‰)

15

16

5